著名美术活动家,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先生去世的消息传到重庆后,重庆文化界、艺术界人士纷纷举行悼念活动,通过不同方式缅怀廖静文先生。
2015年6月18日下午3点,由徐悲鸿故居重庆市磐溪书画院发起的廖静文先生追思会在重庆徐悲鸿故居、重庆江北大石坝磐溪石家花园举行,不少文学界、艺术届人士纷纷前往徐悲鸿曾经居住的地方参加悼念活动。《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等媒体也先后进行了采访报道。
冒着蒙蒙细雨,面对廖静文先生的画像,在黑白相间的追悼标语下面,大家低头默哀,表达了对廖静文先生无尽的追思。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悲鸿携廖静文随南京中央大学迁居重庆,并于1945年在重庆江北磐溪结为伉俪,虽然岁月艰苦,吃不到像样的米饭,还常常面临着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徐悲鸿依然创作了500余幅美术精品,其中《风雨鸡鸣》、《巴人汲水》、《孔子讲学》等均出自于磐溪的地下室、防空洞,尤其是悲鸿先生创作的大量以马为题材的传世佳作,被世人称为“一洗万古凡马空”。廖静文在后来的书中记载,她和悲鸿在重庆江北磐溪一共居住了7年时间,廖老在书中感叹到,这是她人生最幸福的日子。
参加悼念活动的艺术家站在廖老的画像前,有的现场题写挽联,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有的手捧廖老当年的签名,回忆廖老在重庆的每一个活动细节。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李来源,在上世纪50年代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是徐悲鸿的入室学生,在追思会上,他详细地回忆起了当年悲鸿先生在磐溪石家花园地下室进行美术创作的情景。重庆楹联学会名誉主席杨昌永现场书写楹联,表达了对廖静文深深的缅怀。重庆市江北区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明义在追悼会上讲述了近年来江北区对徐悲鸿故居的保护和修缮工作,表达了江北画家对徐悲鸿的敬仰之情。徐悲鸿故居重庆市磐溪书画院院长余成明现场展示了廖静文生前与画院的书信往来和在重庆磐溪的图片,回忆起几年前聊老到重庆江北的场面。
廖静文先生的追悼大会将于2015年6月20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徐悲鸿故居重庆磐溪书画院的画家们还专门起草了唁电,院长余成明和重庆弘乾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肖海燕还将专门赶赴北京,参加追悼大会。
重庆楹联学会名誉主席杨昌永缅怀廖老
艺术家在廖静文先生画像前默哀
默哀
重庆磐溪画院院长余成明缅怀廖老
徐悲鸿学生,川美教授李来源缅怀师娘
重庆江北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明义缅怀廖老
重庆商报记者现场采访
评论